中国电磁弹射已领先世界让美国更担心的:马伟明还有三大黑科技首页 > 案例展示

中国电磁弹射已领先世界让美国更担心的:马伟明还有三大黑科技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大鱼游戏官网
  • 发布时间:2025-11-14 11:48:13
  • 在阅读本文之前,为了方便您以后讨论和分享,麻烦先点一下“关注”,这样您参与感会更强一些,感谢您的
  • 在线订购

  在阅读本文之前,为了方便您以后讨论和分享,麻烦先点一下“关注”,这样您参与感会更强一些,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福建舰正式列装,我国进入了“三航母时代”。福建舰不仅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第二艘新一代航母,还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研发和制造能力的重要成就。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电磁弹射技术,这项技术震动了全球。福建舰成为全世界首艘采用常规动力配合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这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电磁弹射技术由马伟明院士主导研发。马院士是我国舰船动力与电气领域的专家,长期致力于舰船电力系统的研究,他凭借自主创新推动了我国国防技术的进步。

  马伟明院士开发的电磁弹射不仅把我国航母带到了世界前列,而且他还有另外三项重要技术,使美国不得不高度关注。

  顾名思义,电磁弹射是在航母甲板上安装一段大型的电磁加速轨道,类似于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内把舰载机迅速加速推出,实现起飞。

  过去的蒸汽弹射在力度控制上有一定的问题,弹射过程中飞机容易剧烈晃动,既增加了飞机的损耗,也给飞行员带来了很大负担。

  而电磁弹射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推力更平稳,飞行员不再遭受强烈颠簸;弹射装置复位速度快,可以更快地进行下一架飞机的弹射,大幅度的提高战时出动效率。

  我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比美国同类系统的运动部件减少了近70%,单次维护成本只需约40万美元,完成一次弹射准备只需45秒。

  在紧急情况下,15分钟内可完成20架舰载机的弹射准备,并且系统需要在执行约3000次弹射后才进行一次维护。

  而美国福特级的电磁弹射每次维护成本高达200万美元,零部件繁多使维修复杂且费时,原本预计的维护周期为4166次,实际却仅在600多次后就需要维护。

  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已实现了实际部署,但马伟明院士的研究并不仅限于此,他还有别的重要技术仍在推进中。

  马院士提出了“无轴泵推”用于超级核潜艇的设想。传统潜艇通过长轴传动带动尾部螺旋桨,轴与齿轮啮合产生摩擦和震动,噪音很大,仿佛在水下开拖拉机一般。

  “无轴泵推”则是去掉传统传动轴,利用磁力直接驱动推进叶片,从而避免轴系摩擦和齿轮震动等噪音来源。

  采用这种设计后,潜艇噪声可被降低到95分贝以下,使敌方声纳更难以发现我们的潜艇。

  如果再把无轴泵推与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结合,就能逐步提升静音效果,彻底改变核动力潜艇的能源管理模式。

  这样既能实现更低噪音,也能更合理地分配能源;传统核潜艇依赖物理运动,齿轮箱和轴系是主要噪音源,而无轴电驱则能从根本上减少这些噪声,实现深海隐身。

  早在2023年,美方通过卫星发现093B型潜艇尾部采用了环形喷口设计,这一发现证实了中国已经在实装无轴泵推技术,并一度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水下监听变得困难。

  此外,马伟明院士还提出了电磁轨道炮的概念,听起来像科幻,但并非不可实现。

  传统火炮的弹丸速度通常在每秒1到2公里,而电磁轨道炮可以轻轻松松实现每秒3到7公里的速度,甚至在理论上冲破更高速度极限,接近或超过10马赫的动能水平。

  如此高速的弹丸,即便不携带炸药,靠超高的动能也能穿透装甲、摧毁目标,对军工设施的打击效果非常明显,杀伤力可与等重炸药相媲美。

  因此,电磁轨道炮的单发成本相比来说较低,每颗弹丸仅需几千到几万美元,前提是有稳定的电能供应,便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更关键的是,目前的防空与拦截系统难以高效应对电磁轨道炮弹丸,比如以色列的“铁穹”系统要用两三枚拦截弹才有机会拦下一枚高速动能弹。

  接下来要说的是“高能全电舰”,也有人称其为“全能舰”,这是马伟明院士提出的一种未来超级战舰构想。

  这种舰艇以核能为动力核心,结合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不仅能为电磁轨道炮提供充足能量,也能为激光武器等高能耗系统供电,以此来实现多任务一体化作战能力。

  换句话说,一艘高能全电舰能够承担防空、反潜、反导等多种任务,单舰就可以完成传统上由编队分担的多项任务,彻底改变海战格局。

  这种舰艇将核能转化为电能,通过中压直流系统来进行灵活调配,既能驱动推进电机,也能为耗电巨大的作战系统提供稳定电力。

  高能全电舰的武器系统也很强大,激光武器在精确制导的同时还能实现瞬时打击,使敌机难以接近舰队。

  事实上,这类理念已经在我军的舰艇上有所体现。我国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可以看作高能全电舰的前身,076采用了全舰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使用燃气轮机与柴油发电机组合发电。

  这种电力系统能稳定支持电磁弹射等大功率设备正常运行,并在武器预留接口方面为未来安装激光武器与电磁轨道炮做好了准备。

  马伟明院士提出的这些军事技术设想非常前卫,但都基于现实需求,正在慢慢地向现实转化。即便只实现其中一部分,也会让美军面临更加大的压力。

  如果我们把这几项技术全面应用到国防体系中,将可能改变现有的军事力量对比,逐步提升我国的战略地位,有望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

  信源:人民网—军事频道:《“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使中国潜艇拥有“中国心》》

  信源:央广网:视频丨《坚守20多年实现2秒弹射起飞 他们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