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科技发布“陆海双星”为低风速与深远海写下“更优解”首页 > 案例展示

中船科技发布“陆海双星”为低风速与深远海写下“更优解”

  • 型号:LDX-K3050
  • 输出电压:0-30V 输出电流:0-50A
  • 来源:大鱼游戏官网
  • 发布时间:2025-10-23 14:47:42
  • 10月20日,全球风能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拉开序幕。中船
  • 在线订购

  10月20日,全球风能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拉开序幕。中船科技在“中船所向 深蓝图强 科技所往 智慧领航”产品发布会上,剑指陆上中低风速市场需求和深远海风电发展的新趋势,重磅发布H220平台陆上风电机组与H305-20MW海上风电机组两大新品,以技术突破拓展了中国风电开发的空间与边界,推动风电产业向 “中低风速高效开发” 与 “深远海规模化平价” 双轨进阶。

  新品发布会上,中船科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郑松,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产品业务总经理李国宏,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副总经理、能源与环境部总经理朱国分别致辞,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中船科技H305-20MW海上风电机组和H220-5MW、H220-7.7MW陆上风电机组颁发了产品认证证书。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风电行业已从“固定收益”迈入“价格博弈”新阶段,竞争逻辑从“单机性能驱动”转向“系统价值驱动”,提升收益韧性、严控全生命周期成本、适配复杂场址及强化电网适应性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此背景下,盲目追求风轮尺寸与功率等级的传统路径弊端凸显,高风险与场景适配窄等问题制约发展,中船科技回归理性研发逻辑,深耕可靠性、成本与场景适配性的平衡,推出H220平台陆上风电机组解决方案。

  H220平台并非单一机型,而是覆盖5-7.7MW功率范围的通用技术底座,精准适配4.5~7.5m/s中低风速区间,参考湍流强度覆盖0.12-0.16,塔筒高度可从120米延伸至200+米,实现乡村、山地、平原等多场景全域覆盖。

  该平台机型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硬核创新+智能内核”双引擎驱动。在硬核创新层面,专为中低风速设计的高效叶片使性能提升10%,集成式传动链传动效率高达98%且疲劳寿命提升20%,85%的零部件通用率则让交付能力更强、运输更便捷、运维更高效;智能内核方面,通过一体化设计提供场址定制化最优方案,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发电量提升3%、极限载荷降低15%,数字运维云平台的72小时提前预警功能使运维成本下降20%。

  电网适应性与可靠性是陆上风电装备的关键指标。H220平台基于中船成熟双馈技术平台,深层次地融合电网主动支撑功能,不仅完成5MW构网型机组实地并网测试,更构建起从仿真到实景的完整验证体系,具备0-130%宽范围电网电压主动支撑能力,为电网薄弱区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可靠性方面,该平台建立部件级、系统级、整机级、风场级四级验证体系,使故障率降低30%。在具体项目应用中则更显优势,如乡村场景的降噪设计使噪音降低18%,让环境更友好;山地场景的抗湍流结构强化设计与湍流自适应控制,征服复杂地形;平原场景的全域感知系统使IRR提升2%以上,优化捕风效率。

  目前,H220平台主打5MW、7.7MW、10MW三款机型,可精准对应不同风速区间,实现目标风速区间内项目IRR稳定在10%以上,为投资者提供了覆盖广、收益稳的确定性解决方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加速增长,但价格内卷与深远海发展的新趋势带来新挑战——离岸距离增加导致电网支撑减弱,行业迫切地需要单机容量更大、扫风面积更广、度电成本更低的新型装备。与此同时,海上高盐雾、强雷雨、60m/s高风速等恶劣环境,以及长叶片颤振、弱电网适配等技术痛点,对大型机组设计提出严苛要求。

  中船科技针对性研发的H305-20MW抗台型海上风电机组,适配浙江、福建、广东等中高风速区域,可抵御17级台风,10m/s风速下满发小时数超4300h,收益率提升10%以上,完美契合高水深、远距离复杂海域开发需求。

  该机组叶片气弹稳定、传动系统成熟可靠、轴承承载能力高、电网支撑能力强、智能程度高、运维成本低、抗台能力强。其技术特点、优势大多数表现在:

  高效传动发电可靠:采用成熟第三代中速永磁半直驱传动路线MW机组风场验证,主轴分体式结构与齿轮箱刚性销结构确保稳定运行;

  一体仿真保障安全:通过载荷、CFD流场、有限元及动力学一体化仿线米叶片实现气动与结构融合,气动效率提升8%,结构安全系数达1.15并配备双重防雷系统;

  四级验证夯实品质:构建部件级、系统级、整机级、风场级“四位一体”全方位测试体系,搭载“全球上限功率构网型技术”,满足跟网、构网模式在线切换和弱电网海上风场开发需求,拓展可开发海域面积30%以上;

  塔上运维减少相关成本:后机架模块化设计实现叶片、齿轮箱等大部件塔上更换,运维效率提升10%,成本降低30%以上;

  智能监测赋能增效:多传感设备实现全生命周期监测,叶片多截面监测、场级协同控制等技术使叶根载荷降低10%,发电量提升5%;

  国产替代赋能发展:国产化率高达99%,6大海上总装基地保障交付,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目标区域,机组IRR收益率达10.5%,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H220陆上平台与H305-20MW海上机组的同步发布,标志着中船科技已构建起覆盖海陆全域的风电装备体系,实现从中低风速陆地到中高风速深远海的全场景覆盖,为行业提供了“因地制宜”的风电开发路径。

  作为风电装备领域的核心力量,中船科技始终秉持“客户就是上帝、质造精品”的产品理念,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与可靠性测试,确保新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面向未来,中船科技将协同产业链伙伴继续创新突破,为不同地域、不同风区风电开发提供更多“更优解”,助力风电产业向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方向进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金秋十月的北京,全球风电产业目光齐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现场,全球风电巨头云集,人气爆棚尽显蓬勃活力。近千家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

  10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船科技重磅发布最新支撑结构产品——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这款专为低风速、高风切变地区“量身定制”的混塔标杆产品,不仅刷新了混塔高度纪录,更破

  金秋时节,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八台风车迎风矗立,叶片划破长空,为丰收的农田勾勒出一抹动感的剪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近日,中船科技邯郸邱县5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式并网,这是中船科技深入贯彻落实

  从新疆戈壁到东北山地从华北原野到三晋大地一台台高耸的中船科技大风车正将不息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勾勒出企业践行“双碳”战略赋能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在追风逐梦的路上我们始终以科学技术创新为笔以广袤

  正泰亮相2025CWP北京国际风能展:以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引领风电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

  全球风电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于10月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正泰作为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正泰亮相2025CWP北京国际风能展:以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引领风电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

  全球风电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于10月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正泰作为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